~詩歌分享~
每日研經釋義 <撒母耳記上24:1-22>
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溫永生牧師
研經分享
掃羅追趕非利士人回來,聽見大衛藏躲的地方,就率領三千精兵去追殺大衛。(24:2)後來,掃羅在洞裏大解時,「跟隨的人對大衛說:『耶和華曾應許你說:「我要將你的仇敵交在你手裡,你可以任意待他。」如今時候到了!』大衛就起來,悄悄地割下掃羅外袍的衣襟。隨後大衛心中自責,因為割下掃羅的衣襟。」(24:4-5)大衛若殺掃羅,心中自責,我們可以理解,不殺他只割下衣襟,對掃羅已夠好,為何需自責?《信望愛》網站解釋,「很多跡象都顯出「王袍」象徵「王位」(參 15:27, 18:4)。因此大衛這個舉動似乎暗示自己將王位割離掃羅,所以他心 中自責。」從這裏讓我們看到大衛良心的敏銳。
之後,大衛「對跟隨他的人說:『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,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,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。』」(24:6)並攔住跟隨的人不殺掃羅(24:7)。若與耶戶將軍被膏後速殺亞蘭王(王下9:1-26)相比較,大衛就顯得非常難得,他已被膏立為下一任君王,卻尊重受膏者,不用人的方法搶奪王位!這不只看出他對上帝敬畏的心,也看出他的「品格」。大衛鮑森說:從一個人的「選擇」可看出他的「品格」。
良心的敏銳與否看出人靈命的光景,選擇是否合宜看出人品格的好壞。今天就為自己有「敏銳的良心、美好的品格」來為福音作見證禱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