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研、美言2020/34/17 (二)
每日研經釋義 <希伯來書 5:11-6:8>
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溫永生牧師
研經分享
這段經文的一開頭,就因麥基洗德的事,作者強烈地提醒讀者不應停留在嬰孩的階段,他說:「看你們學習的工夫,本該作師傅,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,並且成了那必須吃奶、不能吃乾糧的人。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,因為他是嬰孩。」(5:12-13)乃要「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,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」!(6:1)
接著,作者警告說:「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、嘗過天恩的滋味、又於聖靈有分,並嘗過神善道的滋味、覺悟來世權能的人,若是離棄道理,就不能叫他們重新懊悔了。因為他們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,明明地羞辱他。」(6:4-6)
這節經文是反對「一次得救,永遠得救」的有力經文之一,大衛鮑森就主張:若不持續相信主,救恩會失去!這個神學議題已辯論了幾百年,各有各的支持經文。我們相信的是,信靠耶穌、經歷重生的人必定得救,但必須持續相信主!倒是最後兩節經文值得我們深思:「就如一塊田地,吃過屢次下的雨水,生長菜蔬,合乎耕種的人用,就從神得福;若長荊棘和蒺藜,必被廢棄,近於咒詛,結局就是焚燒。」(6:7-8)
我們的心像一塊田,經春雨秋雨,應長出菜蔬,只是要常把荊棘和蒺藜除掉。您有常把心靈的雜草除掉嗎?